Category: 活動花絮

 2019年3月1日至3月3日|「長者精神健康」電影節

2019年3月1日至3月3日|「長者精神健康」電影節 東華三院Best 60s關注「腦」朋友計劃主辦的「長者精神健康」電影節於3月1日至3日假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順利舉行,開幕典禮邀得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醫生太平紳士主禮。 東華三院主席王賢誌先生致辭時表示,照顧長者精神健康不單需要醫療護理,亦需以社區教育提升市民及早識別長者精神問題的能力。Best 60s關注「腦」朋友計劃以多樣化手法與社區人士攜手關心長者精神健康,開展至今已有超過25萬人次參與該計劃的活動,成效顯著。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醫生太平紳士亦提到,政府亦非常重視市民大眾的精神健康,已成立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為有需要人士提供預防、及早識別、適時介入和治療等各方面的服務,從而推廣精神健康。 電影節以「長者精神健康」為主題,放映電影當中包括屢獲國際殊榮的紀錄片《我祇認識你》、以照護員及認知障礙症患者為題材的《照護人》、反映夾心照顧者辛酸的《女人四十》及呈現長者排除萬難、堅持圓夢的《不老騎士》等,藉以提高長者及社區人士對精神健康的認知。《我祇認識你》映後分享會更邀得導演趙青女士與觀眾對談,分享電影製作經歷及其面對家中長者患病的感受。 活動同時展出由關注「腦」朋友計劃的團隊製作的社區教育短片及攝影比賽得獎作品,以回顧計劃兩年來的重點活動。入場觀眾表示電影的情節讓他們感同身受,不但有助他們反思社會現況,亦啟發他們將關懷的心轉化為行動,親身關心身體的長者。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醫生太平紳士(右四)、主席王賢誌先生(左四)及董事局成員於開幕禮上合照。

 2017年3月10日至12日|「存為愛」生死博覽

2017年3月10日至12日|「存為愛」生死博覽 「死亡」一直是中國社會中的忌諱,人與人之間生前因避談生死和後事,結果讓人生在哀傷及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落幕。同時,青少年自殺問題日益嚴重,引起各界關注,如何灌輸正確人生態度與生命價值成為社會逼切議題。 為打破社會對生死的忌諱,東華三院於三月十日至十二日假香港理工大學舉辦首屆「存為愛 – 生死博覽」(博覽前奏︰三月九日),藉著不同類型圍繞生死主題的活動,包括VR虛擬人生體驗遊戲、紀錄片《有敬》放映、生命劇場《愛。及時》、「靈堂教室」展覽及人生畢業禮設計、藝術工作坊、生死教育講座、服務機構攤位展覽等,從學術到娛樂,從文化到藝術,跨越不同界別探討生死,多角度透析生命的意義,期望提供一個開放的平台,鼓勵公眾反思生命的價值,打破對死亡的禁忌和恐懼,倡導生前規劃的重要,從而鼓勵珍惜生命,以愛豐富人生。 博覽開幕典禮於二零一七年三月十日假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圓滿舉行,邀得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陳肇始教授太平紳士及香港理工大學署理校長陳正豪教授主禮,為一連三天的博覽活動揭開序幕。 東華三院馬陳家歡主席致辭時表示,這次活動是東華三院首次舉辦以生死為主題的大型博覽會,期望透過多元化的活動,從不同角度鼓勵參加者關注生命規劃的重要,同時促進公眾人士反思生命的真諦,領悟「愛」的意義。 是次「存為愛 – 生死博覽」邀請了20個本港政府機構、學院及生死教育服務單位參展,舉行超過25場研討會及專題講座,邀請了接近40位來自不同界別的重量級嘉賓講者,結合度身訂造的話劇、紀錄片及VR虛擬實境體驗遊戲,為大眾提供全面而多角度的生死教育。活動免費入場,總入場人次超過1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