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區 「存為愛」活動重溫
「存為愛」活動重溫
「存為愛」生命探索之旅主題展VR360虛擬導覽
「存為愛」生命探索之旅主題展仿如一場人生旅程,從出生走到死亡,經歷不同階段;不同的「床」貫連兩層展區,讓參觀者重溫嬰兒床的幸福時光,回憶碌架床的青蔥歲月,單人床時期的拼搏,雙人床成家立業,再步入晚年,來到病床以至盡頭的棺材。人生睡過的床代表了一個人的成長,以及與身邊人關係的轉變。透過VR360虛擬導覽,你現在可以網上參觀展覽,感受展場氣氛,細閱文字,並體驗當中的互動元素,一起經歷這場生命探索旅程。參觀時,記得戴上耳機喲!
看完展覽,期望你能體會到——別要愛得太遲!
「存為愛」生命探索之旅主題展VR360虛擬導覽
展區:https://bit.ly/3QjLelf
展區:https://bit.ly/3Qe8gdc
線上閱讀展覽文案/短篇小說《你那八張床》(黃怡 著)http://bit.ly/3kflwUG
「道別之前:病榻前去與留的掙扎 」
講者:陳裕麗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教授)
近年全球疫情肆虐,令我們覺得生命無常。當自己到了神智不清,不能決定時,家人與醫生又會如何作出醫療決定?除了後事的安排,晚期照顧意願亦是非常重要的議題,如能及早與家人表達想法,可以避免家人日後因代作治療抉擇而引起的矛盾和壓力,你的個人意願亦將被尊重。然而,要如何展開對話?要討論什麼?不接受急救等同安樂死?預設醫療指示、持久授權書、平安紙有什麼分別?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陳裕麗教授在是次講座中,分享預設醫療照顧計劃的倫理考量與實踐,這對於每個人、每位照顧者都是重要的課題。
「當我們還活著:哲學生死觀」
講者:李敬恒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博士、明愛專上學院人文及語言學院高級講師)
中西方哲學領域不乏探討生死,討論生死觀對我們活著有什麼意義?為什麼我們要思考生活、生存和死亡?認識死亡又如何幫助我們面對生命的終結?人生就是一個步向死亡的過程,雖然我們無法掌握死亡,但可以學會好好活著!李敬恒博士在是次講座上淺談中西方哲學生死觀,包括蘇格拉底、柏拉圖、內格爾、伊壁鳩魯主義及莊子對死亡的看法,帶領大家一起思辨生命中無可避免的生死禍福。
互動生命劇場《愛•及時》(2.0) — 總綵排(非公開場次)
死亡面前,付出、旁觀、掙扎;三代人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在最後的時光中能否化解?
炳叔患上癌症,不知怎樣告訴家人,一對仔女工作繁忙,唯有向孫女吐心聲,但作為家中最年青一輩,能否成功代爺爺發聲?說服爸爸和姑媽遵循爺爺的意願?在照顧與被照顧的關係裡,有多少辛酸不足為外人道?
互動生命劇場《愛•及時》(2.0)由東華三院「圓滿人生服務」委約「7A班戲劇組」製作,於「存為愛」生命探索之旅活動中上演了五場,反應熱烈,賺人熱淚。《愛•及時》以論壇劇場的互動手法,帶出家庭裡如何面對生離死別及過程中的掙扎,在搶救與放棄治療之間如何取捨?在主持人引領討論下,觀眾除可以發表意見和表達感受外,更有機會參與演出、改寫劇情。藉著寫實的故事激發觀眾從不同角度思考,易地而處了解家庭中不同角色的考慮和困難,從而鼓勵大眾多與家人和照顧者交流,及早討論預設醫療指示等晚期照顧安排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