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 社會福利署的攜手扶弱基金贊助,圓滿人生服務於2019年舉辦「後事規劃創作比賽」,以鼓勵全港長者及護老者預早商討後事規劃。比賽的得獎及入圍作品於7月5-7日舉行的「50+博覽2019」展出,向2,600名公眾人士宣揚及早作晚年及後事安排的重要性。此外,博覽期間(7月6日) 亦舉行了比賽頒獎禮,邀得東華三院署理社服主任(安老服務)擔任頒獎嘉賓及一眾得獎者與親友出席領獎。
東華三院Best 60s關注「腦」朋友計劃主辦的「長者精神健康」電影節於3月1日至3日假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順利舉行,開幕典禮邀得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醫生太平紳士主禮。
東華三院主席王賢誌先生致辭時表示,照顧長者精神健康不單需要醫療護理,亦需以社區教育提升市民及早識別長者精神問題的能力。Best 60s關注「腦」朋友計劃以多樣化手法與社區人士攜手關心長者精神健康,開展至今已有超過25萬人次參與該計劃的活動,成效顯著。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醫生太平紳士亦提到,政府亦非常重視市民大眾的精神健康,已成立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為有需要人士提供預防、及早識別、適時介入和治療等各方面的服務,從而推廣精神健康。
電影節以「長者精神健康」為主題,放映電影當中包括屢獲國際殊榮的紀錄片《我祇認識你》、以照護員及認知障礙症患者為題材的《照護人》、反映夾心照顧者辛酸的《女人四十》及呈現長者排除萬難、堅持圓夢的《不老騎士》等,藉以提高長者及社區人士對精神健康的認知。《我祇認識你》映後分享會更邀得導演趙青女士與觀眾對談,分享電影製作經歷及其面對家中長者患病的感受。
活動同時展出由關注「腦」朋友計劃的團隊製作的社區教育短片及攝影比賽得獎作品,以回顧計劃兩年來的重點活動。入場觀眾表示電影的情節讓他們感同身受,不但有助他們反思社會現況,亦啟發他們將關懷的心轉化為行動,親身關心身體的長者。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醫生太平紳士(右四)、主席王賢誌先生(左四)及董事局成員於開幕禮上合照。
東華三院主席王賢誌先生(左)與東華三院第四副主席及社服委員會主任委員馬清揚先生(右)致送感謝狀予「光影耆情」攝影比賽評判麥永接醫生(中)。
東華三院蔡榮星副主席頒發獎狀予「光影耆情」攝影比賽得獎者。
《我祇認識你》導演趙青女士出席映後座談會,與觀眾對談。
長者與照顧者一同參與活動,關注「長者精神健康」。
由東華三院「圓滿人生服務」主辦的「藝『述』人生畢業禮」後事藝術作品展開幕典禮,已於9月26日舉行,邀得贊助機構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企業傳訊助理經理徐耀斌先生為主禮嘉賓,為展覽揭開序幕。
作品展以『死亡、關係及緣份』為主題,展出過去一年由長者、照顧者及其他社區人士親手製作的後事藝術品,讓大眾細味每件藝術品所盛載的生命故事。東華三院致送「惜‧緣」書法字畫予徐耀斌先生,感謝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的贊助,讓展覽順利舉行。該院寄望各位參觀者都懂得珍惜生命中每一段緣份,把握與身邊人共渡的時光。
東華三院送贈「惜緣」書法字畫予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企業傳訊助理經理徐耀斌先生(右)。
展品金銀元寶
與家人一同參觀展品,思考人生。
展品「惜緣」繪本
參觀者觀看紀錄片《有敬》,反應熱烈。
端午節前夕,「豐盛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動員接近100位企業義工,與「活得自在」服務攜手舉辦『愛心粽』送贈活動暨豐盛愛心接力慶端午。60位企業義工分成小組,上午探訪40位體弱或行動不便的「活得自在」服務會員,並送上端午福袋,讓他們能夠在家中感受端午節氣氛。
同日,「豐盛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於西九龍中心設宴,在30多名企業義工的悉心預備下,招待區內80位「活得自在」服務會員。長者們除了品嚐豐富午宴外,更與義工一起參與圍席遊戲、欣賞金曲及魔術表演,最後亦獲贈端午福袋,在端午節來臨前預先感受節日氣氛。
有見長者於日常生活中較少機會接觸大自然及認識有機種植,「活得自在」服務於5月31日舉辦「耆樂無窮農莊體驗」活動,讓24名會員參觀健康長者農場。長者們除了進入田野間漫步,透過農莊導師的指導,長者亦學習栽種小型盆栽及認識四季的養生飲食知識,達致不時不食、保健養生的健康目標。健康長者農場的導師於活動期間指導「活得自在」服務會員栽種有機盆栽。
「活得自在」服務會員參觀及認識健康長者農場內的農作物。
圓滿人生服務為推廣社區上的生死教育,宣揚「珍惜生命」的訊息,於2017年9月29日假香港科學園舉行素食午宴「舌尖上的人生」,並邀得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BBS太平紳士親臨主禮及著名藝人胡楓先生出席。活動藉著精心設計之素食喚醒舌尖上的味覺,與超過二百位獨居長者、無依兩老及社區人士一同細味人生。姚子樑社服總主任(右)致送紀念品予主禮嘉賓安老事務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BBS太平紳士(左)
「死亡」一直是中國社會中的忌諱,人與人之間生前因避談生死和後事,結果讓人生在哀傷及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落幕。同時,青少年自殺問題日益嚴重,引起各界關注,如何灌輸正確人生態度與生命價值成為社會逼切議題。
為打破社會對生死的忌諱,東華三院於三月十日至十二日假香港理工大學舉辦首屆「存為愛 – 生死博覽」(博覽前奏︰三月九日),藉著不同類型圍繞生死主題的活動,包括VR虛擬人生體驗遊戲、紀錄片《有敬》放映、生命劇場《愛。及時》、「靈堂教室」展覽及人生畢業禮設計、藝術工作坊、生死教育講座、服務機構攤位展覽等,從學術到娛樂,從文化到藝術,跨越不同界別探討生死,多角度透析生命的意義,期望提供一個開放的平台,鼓勵公眾反思生命的價值,打破對死亡的禁忌和恐懼,倡導生前規劃的重要,從而鼓勵珍惜生命,以愛豐富人生。
博覽開幕典禮於二零一七年三月十日假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圓滿舉行,邀得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陳肇始教授太平紳士及香港理工大學署理校長陳正豪教授主禮,為一連三天的博覽活動揭開序幕。
東華三院馬陳家歡主席致辭時表示,這次活動是東華三院首次舉辦以生死為主題的大型博覽會,期望透過多元化的活動,從不同角度鼓勵參加者關注生命規劃的重要,同時促進公眾人士反思生命的真諦,領悟「愛」的意義。
是次「存為愛 – 生死博覽」邀請了20個本港政府機構、學院及生死教育服務單位參展,舉行超過25場研討會及專題講座,邀請了接近40位來自不同界別的重量級嘉賓講者,結合度身訂造的話劇、紀錄片及VR虛擬實境體驗遊戲,為大眾提供全面而多角度的生死教育。活動免費入場,總入場人次超過12,000人。
為喚醒社會對護老者的關注、長者對晚期照顧的需要,以及反思「生與死」的真正意義,「圓滿人生服務」邀請得獎導演黃肇邦先生拍攝紀錄片《伴生》,以兩年時間追蹤拍攝三個家庭的長者晚年生活,電影更成為2016年香港亞洲電影節「隆重呈獻」單元。《伴生》電影發佈會於10月17日假尖沙咀The ONE圓滿舉行,活動邀得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蕭偉強太平紳士、香港亞洲電影節總監麥聖希先生及楊千嬅小姐主禮,為電影在今屆香港亞洲電影節中公映揭開序幕。
馬陳家歡主席於電影發佈會表示,東華三院邀得「子非魚」電影得獎導演黃肇邦先生,花了兩年時間,追蹤拍攝本院屬下服務單位長者的晚年生活,以鼓勵社區人士尊重和愛護長者,喚起大眾關注護老者所承受的壓力,反思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並希望可啟發觀眾學懂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機會,了解「愛與死亡」這課題。
電影《伴生》以鏡頭記錄三個家庭的長者生活實況。黃肇邦導演在兩年的拍攝過程中,發掘每個個案的社會特色,當中包括兒子面對父親飽受病痛煎熬及喪妻之痛,寧願父親早日安詳離世的矛盾心情;女兒獨自照顧身體機能持續衰退的雙親,承受沉重壓力;兒子年少時長期與輕度智障母親分開居住,長大後面對母親罹患末期乳癌,毅然負起照顧母親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