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喚醒社會對護老者的關注、長者對晚期照顧的需要,以及反思「生與死」的真正意義,「圓滿人生服務」邀請得獎導演黃肇邦先生拍攝紀錄片《伴生》,以兩年時間追蹤拍攝三個家庭的長者晚年生活,電影更成為2016年香港亞洲電影節「隆重呈獻」單元。《伴生》電影發佈會於10月17日假尖沙咀The ONE圓滿舉行,活動邀得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蕭偉強太平紳士、香港亞洲電影節總監麥聖希先生及楊千嬅小姐主禮,為電影在今屆香港亞洲電影節中公映揭開序幕。
馬陳家歡主席於電影發佈會表示,東華三院邀得「子非魚」電影得獎導演黃肇邦先生,花了兩年時間,追蹤拍攝本院屬下服務單位長者的晚年生活,以鼓勵社區人士尊重和愛護長者,喚起大眾關注護老者所承受的壓力,反思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並希望可啟發觀眾學懂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機會,了解「愛與死亡」這課題。
馬陳家歡主席(前排左八)、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蕭偉強太平紳士(前排右八)、香港亞洲電影節總監麥聖希先生(前排右七)、楊千嬅小姐(前排左七)、董事局成員、黃肇邦導演(後排左六)、嘉賓與高級職員合照留念。
電影《伴生》以鏡頭記錄三個家庭的長者生活實況。黃肇邦導演在兩年的拍攝過程中,發掘每個個案的社會特色,當中包括兒子面對父親飽受病痛煎熬及喪妻之痛,寧願父親早日安詳離世的矛盾心情;女兒獨自照顧身體機能持續衰退的雙親,承受沉重壓力;兒子年少時長期與輕度智障母親分開居住,長大後面對母親罹患末期乳癌,毅然負起照顧母親的責任。
《伴生》獲選為2016年香港亞洲電影節「隆重呈獻」單元,當晚黃肇邦導演於映後與觀眾分享拍攝體驗。
「死亡」一直是中國社會中的忌諱,人與人之間生前因避談生死和後事,結果讓人生在哀傷及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落幕。同時,青少年自殺問題日益嚴重,引起各界關注,如何灌輸正確人生態度與生命價值成為社會逼切議題。
為打破社會對生死的忌諱,東華三院於三月十日至十二日假香港理工大學舉辦首屆「存為愛 – 生死博覽」(博覽前奏︰三月九日),藉著不同類型圍繞生死主題的活動,包括VR虛擬人生體驗遊戲、紀錄片《有敬》放映、生命劇場《愛。及時》、「靈堂教室」展覽及人生畢業禮設計、藝術工作坊、生死教育講座、服務機構攤位展覽等,從學術到娛樂,從文化到藝術,跨越不同界別探討生死,多角度透析生命的意義,期望提供一個開放的平台,鼓勵公眾反思生命的價值,打破對死亡的禁忌和恐懼,倡導生前規劃的重要,從而鼓勵珍惜生命,以愛豐富人生。
博覽開幕典禮於二零一七年三月十日假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圓滿舉行,邀得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陳肇始教授太平紳士及香港理工大學署理校長陳正豪教授主禮,為一連三天的博覽活動揭開序幕。
東華三院馬陳家歡主席致辭時表示,這次活動是東華三院首次舉辦以生死為主題的大型博覽會,期望透過多元化的活動,從不同角度鼓勵參加者關注生命規劃的重要,同時促進公眾人士反思生命的真諦,領悟「愛」的意義。
是次「存為愛 – 生死博覽」邀請了20個本港政府機構、學院及生死教育服務單位參展,舉行超過25場研討會及專題講座,邀請了接近40位來自不同界別的重量級嘉賓講者,結合度身訂造的話劇、紀錄片及VR虛擬實境體驗遊戲,為大眾提供全面而多角度的生死教育。活動免費入場,總入場人次超過12,000人。
「圓滿人生服務」於2022年7月7至10日假JCCAC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舉行了「存為愛」生命探索之旅,並榮幸邀請到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SBS太平紳士蒞臨,連同東華三院馬清揚主席及其他董事局成員主持7月7日的啟動禮!
一連四天的生死教育節目內容豐富,包括四個展覽、五場《愛•及時》(2.0)互動生命劇場、三個專題講座、五部紀錄片及電影放映,以及十三節藝術工作坊,藉由多元化活動鼓勵參加者重新審視生命意義,打破對死亡的禁忌,珍惜生命,活好當下。整體活動吸引逾六千多人次,獲得非常正面的迴響,眾多參加者表示從展覽和活動中獲得啟發,對生命和死亡有更多的反思和了解,並認同預早規劃晚期照顧和後事之重要性,以及愛要及時。
參加者/觀眾留言:
「展覽很好,最欣賞的是後事安排知識的介紹,十分實用,希望以後繼續有這類活動。」
「好有心的展覽!感謝每位構思、參與的同事。感受到你們的心!日後有活動好有興趣參與!多謝你們!」
「此展覽給予我一個時間去反思生命,於此時能重整一下生命的意義。相信自己,任何事都能做到。」
「感謝機構與各單位的員工與義工們,很有反思的活動,對人生與生死,謝謝大家,辛苦哂!我很enjoy!」
「很好,很有意義的展覽,Thx,很值得來看。」
「很欣常這個設計和理念的表達方式,讓參觀者切身互動參與,深入人心。」
「參與當中,除了投入情景中感受,亦深深欣賞籌辦同事的心思,用心、細膩……大家繼續努力,愛自己,愛一切一切。」
「很豐富!感謝!希望繼續有這類活動。」
「兩個講座內容都有啟發性,從不同角度切入講到死亡,而話題可能根本從來都無思考過。」
「生存不易仍奮力前行(3CM)。兩位老人家的情誼令我感動,也有點唏噓(海的那一邊)。」
「首次認識不同國家的生死學態度,並且有機會欣賞很少接觸的影片。」
「(互動劇場)喚醒人們對生死與家人的關係,溝通及諒解永遠是最好的方法,家人是最寶貴的。」
「容易代入角色,編得好,演得好。」
「演員們很有熱情,非常彈性地配合現場觀眾的即時反應去調動劇目、場景、對白等,編織出不同的結局,即使可能讓流程或時間掌握上增添難度,亦先以觀眾的願望為最大依歸,非常有趣、亦十分有意思和意義,謝謝!」
東華三院Best 60s關注「腦」朋友計劃主辦的「長者精神健康」電影節於3月1日至3日假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順利舉行,開幕典禮邀得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醫生太平紳士主禮。
東華三院主席王賢誌先生致辭時表示,照顧長者精神健康不單需要醫療護理,亦需以社區教育提升市民及早識別長者精神問題的能力。Best 60s關注「腦」朋友計劃以多樣化手法與社區人士攜手關心長者精神健康,開展至今已有超過25萬人次參與該計劃的活動,成效顯著。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醫生太平紳士亦提到,政府亦非常重視市民大眾的精神健康,已成立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為有需要人士提供預防、及早識別、適時介入和治療等各方面的服務,從而推廣精神健康。
電影節以「長者精神健康」為主題,放映電影當中包括屢獲國際殊榮的紀錄片《我祇認識你》、以照護員及認知障礙症患者為題材的《照護人》、反映夾心照顧者辛酸的《女人四十》及呈現長者排除萬難、堅持圓夢的《不老騎士》等,藉以提高長者及社區人士對精神健康的認知。《我祇認識你》映後分享會更邀得導演趙青女士與觀眾對談,分享電影製作經歷及其面對家中長者患病的感受。
活動同時展出由關注「腦」朋友計劃的團隊製作的社區教育短片及攝影比賽得獎作品,以回顧計劃兩年來的重點活動。入場觀眾表示電影的情節讓他們感同身受,不但有助他們反思社會現況,亦啟發他們將關懷的心轉化為行動,親身關心身體的長者。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醫生太平紳士(右四)、主席王賢誌先生(左四)及董事局成員於開幕禮上合照。